乐文小说网 > 抗战巾帼 > 90【购西药(一)】

90【购西药(一)】

作者:秋水伊人100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续南明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抗日战争时期,一方面战争需要大量西药和医疗器械,像进口盘尼西林(青霉素)和磺胺嘧啶(消炎药);另一方面日寇对西药和医疗器械禁运造成人为对上述药品供应更为紧张。而受国民党处处防备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不但得不到国民政府下拨的军饷,而且得不到枪支弹药,更没有消炎药和抗生素一类的药品,比如盘尼西林以及做外科手术时的麻醉药比如吗啡以及一些止痛药物。共-产党的军队只能依靠在国统区地下党员偷偷购买,偷偷运到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手里。

    1937年11月28号上午,沪丰号船船长卫平和副手刘哲文刚从北角码头附近的一间租赁的小阁楼下来,分别扛着一袋米和一桶柴油准备去沪丰号船上时,我地下党驻香港负责人陈国轩带了一位女教师打扮的姑娘从他俩后面的巷口走来。这陈国轩对外的公开身份是香港维多利亚医院内科医生,他和卫平都是老党员,是同志和挚友。他身材高瘦,浓眉大眼,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西装革履,显得温文尔雅,手里拎着两瓶酒。他身后的姑娘就是新四军独立营的汪冬梅。她手里提着一个藤箱。

    “老卫,小刘,请你们俩留步!”陈国轩一眼认出前面的卫平和副手刘哲文,举手大声喊。

    卫平和刘哲文听出是陈国轩的声音,就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放下米和柴油,转头看见果然是陈国轩。卫平上前同陈国轩和汪冬梅握手后,陈国轩和汪冬梅向后同刘哲文握手。陈国轩笑着问:“你们这是要去船上吗?”

    “嗯。买了这袋米,这柴油是托人买的。”

    陈国轩瞅见前面有人过来了,就把酒递给卫平,亮开嗓子说:“我知道你俩喝酒,就给你们买了这两瓶茅台酒。”说完朝阁楼上看了看,朝卫平使了个眼色。

    卫平心照不宣地点点头,转身向后看了看,果然有一对男女过来了,于是对刘哲文说:“哲文,你把这桶油扛到船上就回来。”

    “好嘞。”刘哲文扛起油桶,抓起放在卫平脚下的米袋。

    “别闪到腰。这米我来。”卫平劝道。

    “小菜一碟!”刘哲文咧嘴一笑,抓起重约五十斤的米袋,大踏步向码头走去。

    卫平领两人走进二楼的一间阁楼,关上门,提起热水瓶为汪冬梅和陈国轩倒了两杯热茶。

    “哦,我来介绍:这位是从苏北过来的同志——汪冬梅。她来自新四军独立营。”

    “欢迎来香港!我叫卫平,叫我老卫就行了。”

    “那个年轻人叫刘哲文,对吧?”汪冬梅笑着问。

    “对。想必是陈医生告诉你的吧。”

    汪冬梅笑着点点头。她在跟随陈国轩来的路上已经从他嘴里知道他俩要找的是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

    卫平拔起瓶塞子闻了闻,一副陶醉的样子,然后笑着拍了拍陈国轩的胸脯说:“你陈国轩来找我肯定不是为了送酒……”

    “那还用说。言归正传,请汪同志说说来的目的。”

    “是这样的,我们新四军在福建省的夏门一带跟鬼子干了几仗,野战医院急需盘尼西林和消炎药,向老蒋要,老蒋说没有。我们政委派人到楠京、武汗、尚海购买,量太少。于是想到在香港的陈先生……”汪冬梅把手掌向陈国轩一伸。

    陈国轩接过话头说:“这几个月我已经偷偷准备了三盒盘尼西林和两盒消炎药,但是还是太少。于是我想到你和李国民……”

    “李国民?他和他的女子特战小队在香港?”汪冬梅喜出望外地问。

    “嗯,你认识?”卫平问。

    “何止是认识!我和他们还并肩战斗,端掉开云寨那个亲日的土匪窝。这么说,李国民是地下党员?”汪冬梅问。

    卫平和陈国轩相视而笑,默认了。

    “我在开云寨就猜想他可能是我们的人。女子小队里也有我们的人?”

    “我也曾问过李国民,他说没有。目前李国民的真实身份只有我们三人、刘哲文、汪侍应知道,我们要守口如瓶。一旦这场战争结束,国共必有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像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就是安装在敌人体内的定时炸弹,是制敌法宝。”

    “我赞同老卫的预见。我和老卫都是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过来的人,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是怎么大肆屠杀我们革命者的。”

    “血的教训我们不会忘!”卫平和汪冬梅异口同声。三人的神情变得凝重。

    “这里虽然是英国佬的地盘,但用于外伤的西药和医学器械在这里的药店和医院依然被英国佬严格控制,禁止大批量运出香港,所以有钱也买不到。而且,从前年11月开始,港元作为法定货币。”

    这里介绍一下香港的货币:香港政府在1935年11月9日通过货币条例,公布以港元作为香港货币单位,并将港元与英镑汇率定为16港元兑1英镑。(中国是在香港通过以港元为货币前的五天,即11月4日宣布放弃银本位,改发法币。)1937年8月1日,终止了各种银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为法定货币。二次大战日本占领香港时,强行以日本军用手票代替港元。战后港元才恢复法定地位。

    “我这次奉命带了价值两万港币的金银首饰和银元,虽然一路上有独立营的神枪手和格斗高手两人护送我,我还是有点提心吊胆。”

    “那你的两个同伴怎么没有来这里?”卫平问。

    “三柱和龙仔在陈先生家里看守那些金银首饰和银元。那是我们新四军独立营的全部家当,比我们的命都重要。”汪冬梅笑着拍了拍藤箱,“这里面只有我的几件衣服。”

    这时门外传来“笃笃笃”的敲门声,然后传来刘哲文的声音:“可以进来吗?”

    “进来吧。”卫平打开门。

    刘哲文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关了门。卫平给刘哲文介绍他俩来的目的。

    “我们现在可以去大街的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给李国民吗?”汪冬梅问。

    “打电话容易暴露李国民的真实身份。”卫平摇摇头。

    “我正想送点小礼物给李先生和女子小队,不如我现在去一趟复兴社,邀李先生出来吃饭。”刘哲文灵机一动,自告奋勇。

    “这个主意好。”陈国轩和汪冬梅同时点头。

    “嗯,你快去快回。就说我俩捕捞到一些海鲜,请他来喝酒。”卫平吩咐。

    “嗯,我这就去。”刘哲文说着,从床边拎起一个布袋,又从他床头下抓起一个古香古色的木盒揣在裤兜里飞奔下楼。小木盒里有一颗玲珑剔透的红珊瑚。这块有巴掌大的红珊瑚是他在上次出海捕鱼时在中国西沙群岛中的华光礁周围的珊瑚礁里捞到,他问过当铺的掌柜,掌柜愿意出五百港币买下,他不肯。他买来一个金色绶带串挂在这块像树杈的红珊瑚孔上,想找机会送给邓敏。这下好了,我又可以见到邓敏了!不知怎的,我在尚海北埔区私立国荣中学第一次见到她,就被她的美貌和气质吸引了。可是我不敢向她表白,只敢在她的身后偷偷看她几眼。和她交谈总感到别扭,生怕她看出我的心思。自从她、丁媛和蔡冰月跟随李先生离开北埔区私立国荣中学后,我偷偷哭过一场,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没想到上天让我和她在枪林弹雨中重逢。但是现在国难当头,儿女情长应该放一边,而且我是一名地下党员,我怎么能陷入儿女情长中?我只求能天天能见到她。能和她并肩作战是我的奢望。

    刘哲文一路想着,来到北角码头,叫了一辆黄包车,坐车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英皇道上穿梭,来到位于英皇道华兰路的香港复兴社大门口下了车,向门口的两名警卫出示了特别通行证。刘哲文的这本特别通行证是李国民为他向香港复兴支社吴玉明社长申请得来的。吴玉明鉴于刘哲文是李国民副社长的学生,并且为党国负过伤,立过战功,就爽快批准了。

    刘哲文问警卫李国民副社长是否在里面,警卫说在里面。于是刘哲文来到李国民的办公室门口,发现门是紧闭的。正当刘哲文四处张望时从走廊一头走过来郑副官,他认识刘哲文就大声问:“刘哲文,你是来找你的先生吧?”

    “嗯。郑副官,你知道李先生在哪吗?我前几天出海打渔回来,捕捞到一些海产品,想送给李先生和女子小队。”

    “有没有我的份呐?”

    “这……我不知道郑副官喜欢什么。”

    “海参、海蜇、鱿鱼都可以。”

    “下次出海一定给郑副官送些海产品来。”

    “嗯,那我就先谢了。李副社长带他的女子小队在这座楼后面的训练房里。他们不是在训练房,就是聚在会议室学习间谍、日语知识,了解最新战况,有时还去穿便装出去参加野外训练,训练抓得紧,让人佩服。”

    刘哲文抿着嘴赞同地点点头,转身离开。跑到训练房门口,里面传来李国民和女子小队格斗的喊声。原来李国民正在指挥女子小队成员一对一拼刺刀——邓敏和蔡冰月、季飞燕和丁媛。为了防止刺伤,刺刀用竹筒套住,绑紧。她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旁边坐着赌着气的宝马真,她手里握着带刺刀的步枪,不时朝侧脸对她的李国民做鬼脸。刘哲文的视线被吸引到邓敏身上。在刘哲文眼里邓敏就是一件稀世珍宝,令他爱不释眼。

    “宝马真,别偷懒!再来!你招架不住我三招你晚上就不要吃饭。”李国民抓起步枪命令,见宝马真没起身就严厉地命令,“宝马真,你听到没有?!”

    宝马真撇撇嘴,站起身。这时她瞟见门口有人,就把手指了指:“报告,门口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