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魂断三国 > 第四十五章 人口基数

第四十五章 人口基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续南明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粮食,钱财,快速进入里县,这是新品种试种而弥补给百姓,此举迅速安抚了人心,没有发生想象中的动乱,是而平稳过渡到了。

    然后各地官员着手开始反攻倒算,此外还需要对于奸商开始清洗,然后黑风山商业力量进驻,从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全面掌控里县,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其归化。

    与此同时将军府召开了六次大型会议,就林凡之前提交的关于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计划展开讨论。

    一直以来,因为各种因素的阻挠,林凡本来又是身单力孤,不利于里县的统治,但是如今赵虎的态度很明显是想要把希望寄托在黑风山,那么林凡集团就完全可以以里县为根基朝着州府扩展。

    会议上林凡提出,经过了实地勘察,发现自从曹操攻打徐州与官渡大战之后,数年的混战导致没有统一的政权可以用心开发维护河北地区,而如今各路兵马虽然都集中各处但是这些真空地带很适合黑风山发展。

    就比如华北平原已经有恢复为汉前开发之前的趋势,山东士族被夷灭以后,被一些草头王割据但是随即发现的重要问题也相当严重。

    就目前得知的情况来判断,无论是蜀中、山东、河北亦或是江南,每一处的开发潜力都远远超过了关中,而且就人均土壤占有量来说,也是关中最低,而其余几处平均一下,有些地区的人均土壤占有量甚至比我们这些拥有数千亩封地的人还要多,而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人耕种。

    这就是一个严重的有人没地种,有地没人种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要予以解决,关中之地天府之国,然而土地所有量是固定的,伴随着关中地区人口的增加。土壤人均占有量将继续减少,最终引发土地问题,而就在关中之外,大量肥沃的土壤却没有人去耕种。

    当年秦始皇平定岭南之地以后,向岭南移民百万,以充实和确定占有岭南地区,两汉时期为了应对北方少数民族,也有移民实边的政策提出,所以纵观目前的大唐现状,光是将关中地区的人口往江南地区迁移已经不足以支持目前的危机。山东与河北之地也必须要立刻开始移民政策,蜀中的问题可以等待蜀道修缮完毕之后再去讨论,而山东河北之地则是必须要解决。

    很多地方徭役之重,使得民夫变成盗匪,四处行人惶惶不安,往往行商也是需要极多的护卫随行。现在已然是到了寸步难行的势头。

    但是如果能把这些盗匪逐一收服,那么.....

    事实上,唐初时期汉族人口相对于所谓少数民族而言并不占优势。庞大的国土和数量众多的敌人,大唐的一千万人口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缺人口啊!

    黑风山需要人口,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口,几万人哪里够?就算是一百万人,也还远远不够,短期目标,只是州府,那么以后呢?所以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为此,林凡再次提出了一个建议——鼓励生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鼓励生育的传统,大多数都是出于国家征战的需要,人越多,壮丁越多,能开发的土地越多,能征收的赋税越多,能征召的士兵也就越多,所以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都有鼓励生育的檄文,只不过一直以来都不能登上台面,成为正式的律法,百姓养育孩子很苦,很困难,尤其是在如今,若是没有政府的帮助,一家普通的农户养育两个孩子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两天后,由将军府再次发布将军令!

    《鼓生令》,具体的也就是生的孩子越多,得到的奖励也就越多,生育的孩子越多,负担就越轻,因为县城有专门的款项拨付,帮助多子的家庭养育孩子,每个月都会给予相当的补贴,政策上也会倾向多子的家庭,比如免除徭役,免除其中几个孩子的兵役,赏赐土地等等。

    这个计策提了出来,整个里县再次轰动!

    赵虎道:“鼓励生育,古已有之,多是战乱时期为增加兵员之措施,春秋战国时期尤为多见,但是,却未曾有过这等措施,若是生育的孩子多了,官府自然会有些庆贺礼品之类的,不过这专门款项帮助养育,这倒是头一回听说,不过这个办法确实有效!”

    他专门负责民政很多年了,对于这方面较为权威:“虽然比较仓促,但也不是不能考虑,据老臣所知,民间一户家庭养育一个孩子,所需要付出的代价相当高,虽然十岁以上的男童就可以下地耕作,但是人多了,在粮食产量未曾上涨的情况下,吃的也多,孩子越多,粮食也就不够吃,在孩子长成获得授田之前,家庭负担相当严重。

    因此民间多有贩卖人口进入豪门大户以图生路之举,这些人口都是不能被登记在册的人口,所以老臣估算。这一类没有被登记在册的实际人口,不会低于百万,但这却是走投无路之举,这还是治世,若是乱世,唉,易子相食也并非罕见,所以,百姓养育孩童之苦,非是我等可以想象。百姓也不是愿意生。而是实在养不活。”

    “县尊多虑了!”林凡道:“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诸多徭役、税金确实该到了用的时候了,并且黑风山的商贸收益也可以贴补!再说,如今谁还向朝廷交税?”

    他说的是实话,现如今的大汉天子除了周边地区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收入来源,各地门阀虽然是富得流油但是谁会拿出来?一但天下大乱正是自立为王之时!

    所以,若是可以帮助百姓减轻生活负担,使其多多生育孩子,把孩子养活了,十五六岁的样子也就能当父母了,又能生育孩子,民间十五岁生一个孩子很常见,那么三十年,就能生育出两代人,一户人家三个孩子来算,大唐有两百五十余万户,那么可能很短的一段时间就是七百五十万人口,再算上其他的加成,第一代人口繁衍就能繁衍出差不多八百万人口,还都是孩子,孩子长大了,又能生育,这样一来,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要是再加大投资力度,帮助百姓抚养孩子,一家一户又能生育更多的孩子,四个甚至是五个,也都不少见,那么人口就会更多,自己统治时期,一定可以超过前隋全盛时期的人口,回复华夏元气,然后继续上涨,人口越多,兵马越多,国力越强,就可以对外征战,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战俘,彻底地废除徭役和其他的一些役种,百姓感恩戴德,不出二十年我等定能打下一片基业!”

    “大将军所言,我深有所感,百姓非是不愿意生育,而是怕生育了之后养不活,更为凄苦,所以为了让百姓放心生育孩子,大唐有必要做出一些改变,就和当初征战一样,过程越是苦,得到的战果也就越丰盛。

    咱们苦一些,多花点钱财粮食,二十年之后,的人口会更多,人口一多,壮劳力就越多,生产的粮食就越多,开发的土地也就越多,得到的赋税也就越多,士兵也越多,就能支撑更多的战争,获得更多的战果,究其缘由,还是人口之多寡,打到最后,我们就能赢。”

    “不错!”林凡又道:“正是如此!这人口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无论有多少地盘都必须需要人来守护或者耕种,否者都是空地而已!我等首先便是推行生育,故里农户开荒生产!”

    木瑶已经对黑风山的管理有些心得,她也道:“司马大哥说的不错!我等黑风山后山也是用开荒奖励土地的政策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耕种,不仅如此开放一些对农户优惠的减免和徭役跟能让他们在短时间里富裕起来,这样等他们富裕了那么我们才能长期持续的发展!"

    林凡不禁高看了木瑶一眼。

    正如她所说的那样,黑风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举措所以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已经发展状态,现在已经能够稳稳的威胁里县的地步。

    若非如此赵虎也不可能就范!

    他想不多木瑶在这段时间里居然学到了这么多,看问题也逐渐的以全局考虑。

    诚然,将军府不断的投资、出台优惠政策,很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投资状态,这些投资主要都必须从兵器贩卖中赚取,但是只要了紧裤腰带几年,当这些政策出现成效的时候那么距离割地称王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古来今后,多少人都是以勤政爱民、永不加赋等字眼来融合百姓?其实这也是一种策略!

    谁都知道,一个国家什么可以缺少,什么不能缺少!

    比如,巧匠、农民这就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如果少了商人大不了就这一亩三地吃的差些但不至于饿死,少了读书人也与他们无关紧要,但是如果农民不种地那么只需要短短的一季,颗粒无收那么全国都将陷入瘫痪。

    到那时不要说打仗,饿都饿死了!

    正是如此,农民的重要性其实便不言而喻。

    有了人口,可以开坑荒地,可以种植更多的农作物,可以从中挑选精壮充当士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人口的基数上。

    木瑶脸色微微有些发红,她想的并不多,只是想多多的帮帮司马大哥而已。

    看着林凡那赞赏的目光她心里似乎,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