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袭清 > 第7章 英雄迟暮

第7章 英雄迟暮

作者:伙计请留步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逆鳞银狐续南明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什么?”黄飞鸿不可置信的望着刘永福,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

    黑旗军是一支劲旅,里面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向心力一直很强。虽然大多都是后来加入的年轻人,但黑旗军的传承一直延续了下来,两年来黄飞鸿对其倾注了很大的心血,现在说解散就解散,暂时他是无法接受。

    “既然认识张之洞,何不让他把黑旗军保留下来?”沈狱问。

    “哎……”刘永福轻轻叹了口气,说:“这个提议就是张大人提出来的。”

    “这……”

    沈狱欲说话,刘永福罢了罢手,“不过我能理解。”

    “在我尽力争取下,张大人算是格外开恩,营地暂时算保留下来,粮饷的事儿就别想了。”

    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沈狱不好再插嘴了,沈狱清楚,没有粮饷很难成军,保留营地又有何用,再忠诚的战士也要吃饭填饱肚子啊。

    “永福兄,飞鸿今日对天发誓,只要有我黄飞鸿一天,就不让黑旗军的兄弟们饿着。”沉默良久的黄飞鸿终于说话。

    刘永福走过来轻轻拍了拍黄飞鸿的肩膀,笑着说道:“尽力而为吧,走,去瞧瞧这帮犊子。”

    说完话,刘永福直接走出大营,望着英雄迟暮、落寞的背影,沈狱轻轻的叹了口气。

    几人来到校场,井然有序的上千人挺立如枪却又悄然无声,每个人的辫子都盘在脖子上,蔚蓝色的衣服有些破旧,胸口缝有一个大号的勇字,今天的黑旗军气氛较往日有些许不同。

    刘永福缓慢走上简陋的点将台,环扫一圈下面的人,中气十足的说道:“黑旗军今何在?”

    “在……”下面的声音气吞山河却整齐划一。

    刘永福“噌”的拔出腰刀,大声喊道:“黑旗军听令,今日以后黑旗军听候黄总教头差遣。”

    这番话一出来,下面落针可闻,静默的更是可怕了。本来晴朗的天空似乎被此间的气氛感染,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狂风突然大作黑云瞬间压顶,一阵闷雷咆哮,豆大的雨点,“滴答,滴答”的落下来敲打在每个人身上,队伍依然不动如山,气氛却压抑到极点。

    突然,下面有人大声喊道:“将军我们跟你走,你到哪里我们去哪里,我们不要饷银,做回以前的黑旗军。”

    有人说话,队伍里顿时七嘴八舌的说了出来,说的都是愿意誓死追随将军诸如此类的话语,有几个兵竟然还骂了朝廷呢。

    沈狱瞧在眼里,心里默默钦佩,把一帮军人带成这样,这个朝代可没有后世那支王师的思想,可想而知刘永福领军是多么的强悍,是个人才呐。

    “罗虎,出列。”刘永福用腰刀指着第一个说话的人。

    年轻军官从整齐划一的队伍奔走跑出来,眼神坚定,身体笔直的站在点将台下方。刘永福持着腰刀迅速跳下点将台,地上泥水溅起来落在脸上也毫无介意。腰刀快如闪电劈了过去,军官眼睛都不带眨一眨,挺立依然如一根标枪,眼看砍到军官脖子大动脉。

    “不可……”黄飞鸿和沈狱都迈开步伐想要阻止。幸好,腰刀离脖子一厘米时稳稳的停了下来,刘永福冷冷望着眼前的军官,缓缓的开口说道:“军令如山,胆敢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年轻军官挺直胸膛,气势如虹的回答道:“此生我罗虎生是黑旗军的人,死是黑旗军的鬼,将军的命令不敢不从,但这一条罗虎做不到,没有了我罗虎的黑旗军依然是黑旗军,可如果没有了将军的黑旗军还是黑旗军么?”

    刘永福沉默不语,脸色铁青得可怕,然而腰刀却纹丝不动。

    罗虎对刘永福拱了拱手,“自打我懂事以来就在黑旗军,我和父亲跟将军在越南打洋鬼子的时候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酣畅淋漓,如今……,将军,朝廷对您不公啊,对咱们黑旗军不公呐……”说到最后,罗虎是声嘶力竭的喊了出来。

    “好,好,好。”刘永福冷笑着,连说了三个好字,“既然你罗虎誓死要追随某,那某死了你就不用追随了。”说话间,刘永福腰刀快如疾风的从罗虎脖子撤回来,横在自己脖子上。

    “将军……”罗虎跪了下来。

    “将军……”

    “大人不可……”

    “不可……”

    同一时间队伍中又冲出几个军官,纷纷跪倒在刘永福跟前。

    黄飞鸿和沈狱也飞奔赶过来,刘永福伸出一只手掌示意两人别动。

    “再问一次,答不答应?”刘永福眼睛瞪着地上跪着的几个将领。

    “我答应,将军请把刀放下。”一个年岁较大的军官说,随后又有几人附和,现在唯一只剩下罗虎没有答应。

    “罗虎,难道你非要逼死将军么?罗天来就是这样教儿子的?”跪在地上一个四十多岁的军官一拳打在罗虎的脸上,怒声说道。

    “姜汉,不许你侮辱我父亲。”罗虎怒目望着打他的姜汉,咬着牙说道:“好,我答应……”

    “一言既出。”刘永福说。

    “驷马难追。”罗虎回答。

    “噌”刘永福把腰刀插回刀鞘,指着底下跪着的军官们,豪迈的笑着说道:“还跪着干什么,都是他/妈是没有卵/蛋的怂货么,都给我起来。”

    底下被骂的人不但没有因为刘永福骂得难听而尴尬,个个笑嘻嘻的站起来,其中一个军官说道:“跟着将军,想不带把都挺难的吧。”

    这话一出,大家笑容一致僵住,他们清楚,今天将军要走,以后要追随将军就难了。

    刘永福示意他们回去队列,招呼黄飞鸿过来,对着下面一千多人大声的喊道:“黄师傅大家都打交道两年了,他的为人你们也清楚,以后照往常一样练军,有什么紧要事情就向黄师傅请教,解散。”

    校场里一千多人没有因为刘永福喊解散而像往常一般各自散去,依然笔挺的站在越下越大的雨水中。

    没再理会他们,刘永福领着黄飞鸿和沈狱走回大营,随从根叔已经把一应行囊收拾好,行李不多,总共就两大包衣物,瞧情形,根叔拉着两匹瘦马在大营门口等候多时了。

    回营时,沈狱问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刘大人,如果他们不依你,真自抹么?”

    刘永福笑了笑,说:“有结果就成,至于过程那还重要么?”

    “额哦……”

    将军大营,刘永福拿出一包银子递给黄飞鸿:“这是近些年来存下来的银子,不多才三百两,以后我的那帮犊子就劳烦了。

    黄飞没接银子,养一千人花的钱不是几百两能解决的,这个老大难题他暂时按下不想。

    刘永福没理会黄飞鸿,直接把银两抛给沈狱,接着从衣袖抽出一把纸扇,然后郑重的交给黄飞鸿,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一切都在不言中。

    黄飞鸿望着将走出大营的刘永福,“唰”一下打开折扇,只见扇子抬头用楷体写着“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下面的行文用蝇头小楷写着近百年来签的不平等条约。

    黄飞鸿走上两步,停了下来,深深三鞠躬,“永福兄一路顺风,万望保重。”

    沈狱知道刘永福此去回来的可能性已经为零,记得后来刘永福去的是台湾。不过沈狱还是打心底钦佩刘永福,学着黄飞鸿走上前,也深深的鞠三个躬。“刘将军,离别纵有重逢时,他日江湖再见。”

    刘永福没有转身回礼,走得很潇洒,唯一动作只是高举一只手轻轻摇了几摇,算是道别了吧。

    离开大营,刘永福和根叔两人拉着瘦马路过校场,已然站了许久的千人队伍顿时有人大声的喊号:“为将军辞行,行礼。”

    “砰,砰,砰……”为数不多的洋枪响彻整个校场天空,枪声停下,紧接着是重复的口号。“静候将军归来,静候将军归来……”

    刘永福撇了眼校场的士兵们,翻身骑上瘦马,马鞭狠狠鞭挞了几下瘦马,疾走而去,背影依然挺直,但让人感觉却是那样萧瑟落寞。

    刘永福走了,但沈狱他们此行还有别的事情,已经耽误不少时间。沈狱提醒黄飞鸿得赶紧去找张之洞才行,天色渐渐暗下来,拖的越久变故越多,监牢里面可是黑幕重重呐。

    黄飞鸿和几个军官交待了几句,和沈狱匆忙离开黑旗军营地。

    ※※※※※※

    张之洞在整个大清有很大的名气,当然和北洋的李鸿章是无法比拟,不过在两广一带他的威名甚至连李鸿章都要避让三分。

    张之洞,字孝达,号壸公又自号抱冰居士,14岁入学,16岁中举。幼年禀赋聪慧,13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兼习史学、文字学及经济之学,又自学《孙子兵法》、《六韬》等兵学名著。14岁回原籍南皮应县试,中第一名秀才,入县学,两年后,又以顺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光绪五年间,补国子监司业,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

    路上,黄飞鸿给沈狱介绍张之洞的传奇人生,沈狱如学生一般点头回答一律称是,似乎黄飞鸿对张之洞很是推崇备至。

    这个时间,张之洞应该不在衙门了,直接去总督府邸,能不能成事还得靠手中书信,黄飞鸿是信心满满,沈狱却不抱太大希望。不说抓宝芝林的是广州将军,即便其他的统领军门,把官做到张之洞这般,会为了一点小事得罪其他同僚么?答案已经不言自明,官官相卫啊,这种陋习在华夏的什么年代都未有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