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江山梅蕊妍 > 第二章 霜风已起做晴冬(三)

第二章 霜风已起做晴冬(三)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棣径自往翔鸳殿走去,甘棠欲言又止,桃花耳坠子随着身形移动在耳边一晃一晃的,碰到脸颊,才发现耳坠子竟比脸还要温热些。

    朱棣看了她一眼,似是有意安慰她:“一则翔鸳殿缺个侍女近身伺候本王,二来虽是静女其姝,静女其娈,本王却不是那搔首踟蹰,自牧归荑之人。一切皆因梅而起,你应该明白。”

    一个梅字已经开始令她再掀风云,如今又加上一个姝娈,甘棠心中千回百转过后,终究欠身道:“妾身明白,妾身告退。”转身与秋夕和景宏回香依殿去了。

    朱棣回到翔鸳殿后,对三宝吩咐道:“明日姝娈入府,不必拜见王妃,你直接带她进翔鸳殿近身伺候,本王待她会有些许不同。叫景宏留心着,看王妃是怎么对姝娈下的手,奚梅姑娘入府后,你也好多长个心眼儿。”

    三宝躬身道:“是。”

    次日一早,张玉将姝娈送入王府,姝娈的娘眼睛已经哭得如桃子一般,泪珠子却仍然止不住地往下掉,姝娈也是伏在她娘的肩头抹眼泪。张玉只在一旁沉声道:“哭什么,能入王府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没得叫马先生看了笑话。”

    三宝连连笑道:“母女连心,人之常情。姝娈姑娘入府后,张夫人想再见面也是不易,是该好好话别,不急不急。”

    姝娈跟着三宝去了,进了王府后直接带去了翔鸳殿,姝娈奇道:“马先生,怎么不用先去拜见王妃么?”

    三宝道:“王爷吩咐了,姑娘直接进翔鸳殿近身伺候,不必去拜见王妃了。”

    三宝说这句话时正经过香依殿,秋夕隐在殿门口听了个一清二楚,回到甘棠身边一字不落地告知甘棠,甘棠站在香依堂前的一棵桃花树边,春天尚未到来的桃花树枝只留着些许残雪。清脆的一声,一根树枝断在了甘棠手中。

    二月二龙头节的日子,朱棣正在自己殿中看墨子的《备城门》,姝娈在一旁伺候着,三宝进来回禀:“禀王爷,已经从数十人中选了两个人建园子,王爷是否要见?”

    朱棣放下书卷晒然一笑:“整个北平城都知道燕王府要建园子,这么重要的事情本王怎么能不亲自见见。你先说说,都是什么来头?”

    三宝道:“一个叫葛诚,苏州人氏,乃是前朝天如禅师惟则的弟子,年轻时曾为天如禅师建造了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也就是现在的狮子林寺,精于苏州园林的建造,狮子林寺中的一花一草都是经他之手打理。一个叫卢振,乃是北平都指挥使张信举荐,据说参与过前朝的隆福宫建造,奴才问了,熟悉墀天台的地势,故而也留下了。”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道:“你这两个人挑得很好,既有通苏州园林的,又有熟悉墀天台的,本王在涵元殿见见他们。”

    葛诚和卢振二人都是四十岁上下,看着十分干练的样子。朱棣带着三宝和姝娈进殿时,二人毕恭毕敬地跪在大殿候着。

    朱棣在殿中坐下,道了声:“起来吧。”二人谢恩起身。

    朱棣也不瞧他们,只捧着姝娈奉上的泡在皇上赏的那套梅花白瓷茶碗儿里的君山银针缓缓道:“都说说,这园子怎么建。”

    葛诚率先上前一步道:“回王爷的话,苏州园林是将徽派民居和苏州小桥流水的景致合二为一。白墙黛瓦、群房一体,采用独具一格的马头墙,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面和马头高低进退错落有致。加上九曲长廊,曲径通幽。听马先生说,王爷想将园子建在那中海中央的墀天台上,届时园内的假山与园外的中海融水于一体,廊壁雕上苏州传统的花窗,透过漏景,通透内山外水,错落有致地种上梅花,再配上六角亭。如今已是二月,这梅花虽说是冬天里开的花儿,但毕竟春天才是适合万物生长的季节,若想在今年冬天就能花开满园,也不可再耽搁,需尽快画了图动土了。”

    一番话说得朱棣十分称心:“先生所说,甚合本王的心意。”转头又对卢振道:“你呢?”

    卢振不卑不亢道:“回王爷的话,方才葛先生所言甚是。只是通透内山外水这一条,要看墀天台的地势来参详。墀天台荒废已久,草民记得墀天台以前地势高低不平,且在中海的中央,临水之处地质松软,种植物最好,若拿来建屋舍,怕是会不牢固。亭台适合建于高处,墀天台年久失修,所以草民需要去那墀天台细细察看一番才能有定论。这墀天台须先建一座栈桥与这边相连,这样一来,各种材料运送起来也方便。草民心想着,沿着栈桥两边铺开种上荷花和莲花,春藕、夏荷、秋莲、冬梅,荷花和莲花开时站在栈桥上极目远眺,不失为人间美景,春秋二季又暗合了佳偶天成,子孙满堂之意,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很好,”朱棣赞道,“二位先生正是建这园子的最佳人选,本王就将此事郑重托付给二位先生了,一应所需的材料尽管开了单子交给三宝去办。”转头向三宝吩咐:“传本王的令,葛诚卢振即日起为燕王府工正,负责‘折香苑’的工事。令张玉调两百兵卫供二位工正作建园之用,即刻着手,不得有误。”

    到了二月中旬,北平的春天已有了些许暖意,中海的湖面开始荡漾。于是,数十只船载了两百名兵卫每日往返,将墀天台杂草除尽。葛诚卢振上墀天台勘察一番过后,朱棣日日将他们俩留在涵元殿中商议。大到整个折香苑的院落屋舍,亭台楼阁的布置,小到一个窗花,一个几子上的花瓶。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折香苑”工事,拉开了序幕。

    此刻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香依殿中,桃花依旧年年盛开笑迎春风,甘棠的心却渐渐沉寂。将近一个月没有见到朱棣,每每前去翔鸳殿请安时,三宝守在殿门口,她能听见殿中传来如何建造折香苑的沸议之声,透过窗户上的棉纸也能看到商议声中有一个窈窕的剪影在朱棣的影子一侧殷勤侍奉,窗户纸上偶尔也会有朱棣侧向姝娈的身影。三宝为难道:“禀王妃,王爷恐怕不得空。”她只能离去。夜深时,再无悦己者在旁,第一次感受到,香依殿中,第一次深深体会到春天,尤其是春天的夜晚也是一片料峭之意。

    三月中上,栈桥建成,葛诚卢振一应的吃住全部安置在了折香苑,朱棣日日前往折香苑亲自督促工事的进展。北平周边的梅花一株株运进王府,送往折香苑栽种,却仍是找不到绿梅。朱棣思索过后,一封书信加急送往蒙古大宁,又着人前往歙县,千里迢迢运送绿梅。三月底,一株株绿梅加急送来,运到折香苑。

    朱权收到朱棣的书信后,虽拍案大笑,忍俊不止,却仍然提笔写信加急送往宫城,信中写着他对绿梅如何如何见之难忘,请求父皇传授栽种之法云云。

    皇帝与朱允炆收到朱权信函,再加上从北平送来的密报,会心地相视一笑。着花房写下栽种之法同样加急送往大宁,朱权收到后命人即刻送往北平。

    一应的家具、屏风、匾额等所需的红豆杉木从全国各处纷纷送来,取之相思之意。朱棣不善丹青,端午节时,朱棣以共度端午为由将朱权和宁王妃张谨请来北平。知他喜爱玉石,宁王府中收藏颇丰,又开口请朱权从自己府中挑一块上好的天山冰玉带来相赠于他。朱权到了北平之后连呼上当,日日被朱棣逼着描绘各种各样的梅花样子。于是朱权所画的梅花样子有些被用来雕在了折香苑的窗格之上,有些送进官窑制作各式器皿,一盅一碗一碟皆费心思量,总之,建折香苑所花费之银两令人咋舌。又画了绿梅花样子,拿出一匹上好的银白色缎面交给姝娈,叫她做一件斗篷,斗篷绣上朱权画的绿梅花样。又拿着那块天山冰玉请朱权雕个梅花簪子,朱权连连告饶道:“四哥且饶了我吧,我是会刻印章,可刻印章和雕簪子是两码子事啊。”

    朱棣不管他,只不肯放他走,说道:“触类旁通,十七弟你一向在玉石上颇有造诣。再说,这么好的天山冰玉,我若拿出去假手于人,你也舍得?”

    朱权无奈,加上那玉委实是好。于是日日拿了玉细细雕琢,直到朱棣很是满意后,过了乞巧节才放他离去。

    朱权刚到燕王府时被折香苑的工事惊到目瞪口呆,连说四哥定是在苏州的梅林里遇到了狐狸成的精,如今要建折香苑圈养那狐狸。还问朱棣那梅林在苏州的何处,他也要去抓一只狐狸回府中圈养。朱棣留意到甘棠暗自凝神在听,只肯说一句“苏州的梅林那样多,不记得是哪一处了。”淡淡略过。

    朱权停留燕王府期间,甘棠见朱棣的次数多了些,姝娈不必时时跟着,于是被遣了回家与父母相聚些日子。朱权离开王府后,三宝回禀:“姝娈姑娘前些日子在家里得了风寒,大夫看了吃了几帖药,刚好碰上了信期,现下身子虽是好了,但应该是再不能生育了。奴才查过了,大夫开的药中被下了红花。”

    朱棣目光如寒冰,问道:“大夫做的手脚还是药铺做的手脚?”

    三宝小心道:“因着元宵节那天王爷当众选了姝娈做近身侍女,整个北平城都知道姝娈姑娘如今是王爷身边近身侍奉的人。大夫十分上心,亲自抓药。奴才跟踪大夫暗中观察,药铺抓的药没有问题,但是由大夫亲自交到张夫人手上的药里却多了一味红花。奴才是在张夫人倒出来的药渣子当中发现的,那是十分名贵的乌斯藏产的红花,寻常人家用不起,药性极强,一丝一丝的藏在药渣中不易被发觉。”

    朱棣眉头微蹙道:“那大夫呢?”

    三宝做事甚是仔细,继续回禀道:“奴才也查过了,莫名其妙地失踪了,那大夫无妻无子,失踪了也无人报官。”

    朱棣已然恢复了冷淡的神色道:“想来是被人毁尸灭迹了,她下手倒是快。本王还没收姝娈做姬妾呢,她的手脚就干净利落起来了。既查清楚了,奚梅姑娘来了之后,你知道该怎么做了。”

    三宝神色一凛,立刻道:“奴才明白,需不需要奴才潜入王妃的殿里查验,将那些个脏东西翻出来。”

    朱棣立即摆首道:“不妥,她自己也是有功夫在身上的,纵然你身手再好,万一留下破绽,倒叫她察觉出本王对梅儿的重视,打草惊蛇。记住一条,折香苑中,本王连一只苍蝇都不许放进去。”

    三宝郑重跪下道:“奴才定然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护梅姑娘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