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太极中转站 > 第四十九章 唐朝村

第四十九章 唐朝村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暖婚33天

一秒记住【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幸好黑宝一路上,在欧三元的怀中躺着,非常的乖巧,不然,肯定有得欧三元烦的,不过,黑宝却不是“狗眼看人低”,见到这么多的人,它看上去反而有点害怕,一个劲的往欧三元怀里挤,不过,冬天就有这点好,可以把黑宝当成一件皮草抱着温暖。.

    一人一狗是下了公车上客车,下了客车又上班车,下了班车又转三轮车,真是折腾得够戗,早上十点出发,下午近17点才达到原始森林的边沿,这一路上,欧三元都尽量的乘坐汽车的后排,就是为了照顾黑宝,免得它大小便的时候,影响到另外的乘客,这还是欧三元多加了钱,而且一再的保证绝对不影响其它人的情况下,才勉强的把黑宝带到了三江县城。

    上次欧三元也只是在森林的外围处徘徊而已,根本就不敢深入到里面,这还是因为是冬天,蛇类已经冬眠,他才敢在外围走动,不然,再借给他一百个胆,他都不敢在这种地方长待。

    不过,现在欧三元可以使用红色能量,想来这次的()森林之旅也应该算是多增添了一些保障,这次可以多深入一些原始森林的范围。在家的时候,欧三元就检查了一下自己体内蕴藏的红色能量,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消耗跟积累,仍能让自己使用五次左右,相信应该足以应付这次寻找野山参会遇到的危险了吧。

    那些野兽,野狼,野猪什么的大型动物,欧三元倒是不怕,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就灭一双,再说,现在这种已经不能称为真正的原始森林,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野生动物呢。反而是那种毒蛇,毒蝎,毒蜘蛛什么的小动物让欧三元感到恐怖,因为就算他再有力量,如果连防备都来不及,还谈什么运转太极红色能量呢?

    所以,欧三元在三江县城的时候,也买了点各种应急药品还有一把开山刀,全副武装,看他那走路的嚣张样,估计就算老虎来了,他都敢斗上一斗。

    黑宝毕竟还小,走不远就开始劳累,吐着小舌头,看上去可怜巴巴的,所以,欧三元只能是走一段抱一段的,幸福的黑宝在他抱着的时候,还经常伸出舌头舔着欧三元的脸,在不断的卖乖。到了森林的外沿,天色虽然还挺亮的,不过,看了看时间,欧三元放弃了立刻进入森林的打算,晚上的森林是人呆的地方吗?说不定睡一觉就起不来罗。

    欧三元沿着森林的外围走了一段,不远就看到一个不小的村落,估计有那么上千户人家吧,远看上去,星罗密布,纵横交错,他们的房屋结构造型很是跟欧三元平时见到的不一样。

    平时欧三元没怎么留意,只是隐约记得三江就是因为有三条大江河穿过整个县城而得名,这里是一个自治县,好象是叫侗族自治县,整个三江县城最出名的要算是程阳风雨桥,欧三元倒是在一些旅游节目还有一些旅游杂志上见到过,看上去确实挺新颖,不过其它的情况他就不知道了,还好,欧三元这个人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不懂的东西,如果确实是感兴趣的话,他过后也会看一看,下面就是三江县城最出名的风雨桥的一些情况,凑字数也好,能让大家学到点东西也罢,反正都是不收费的,不是吗?如果看一本书,能得到一些的收获,也算是读者们不虚此行吧。

    程阳风雨桥是建筑的集大成者,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建于1916年,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据有关资料记载,该桥与我国的石拱赵州桥,铁索泸定桥以及罗马的钢梁诺娃上的沃桥齐名,为世界四座历史名桥之一。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好似一条长廊,桥中有5个多角塔型亭子,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雄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桥上两旁还设有长凳供人憩息。游人坐在凳上向远处放眼,只见林溪河蜿蜒而来,桥的两旁,茶林满坡,翠木簇拥;田园耕地,农夫劳作;河边水库,缓转灌溉。

    风雨桥大多架设在村寨下方的溪河之上,既做交通之用,又有宗教方面的含义。它象征飞龙绕寨,以保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幸福。故人们称之为风雨桥,永济桥等名。

    欧三元好不容易来一次三江县城,却不能到风雨桥上走走,沾沾福气,看来还真是一件很是遗憾的事情哦,这一次肯定是不行了,因为除了要找到至少一株野山参外,还必须吸取到足够的绿色植物能量,两天时间已经算是紧巴巴的。

    欧三元看着面前的这一大片应该叫做侗寨的侗族民居建筑,也很是惊讶,看上去基本上是木质结构的房屋,最让欧三元惊奇的就是每座房屋那独有的吊脚楼,他记得十几年前在柳州市区都还存在过这种吊脚楼,不过,现在一切都成了钢筋水泥罗。

    说实在话,欧三元对这种民族习惯啊,风俗什么的,兴趣也不是很大,他本身是汉族人,虽然生活在广西这个壮族自治区,但是很多壮族的风俗都一知半解的。也许这也是跟他本人的生活环境有关吧。不过,壮族同胞们有一个风俗习惯他还是知道,就是跟主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互相的敬酒,在壮族味比较浓郁的地方,敬酒的时候是用瓷调羹,可不象我们平时喝酒用酒杯,而且这个瓷调羹还是一桌人公用的,敬酒的人,先用这个瓷调羹从装着酒的大碗里盛满一匙,然后把盛满的瓷调羹送到被敬的人的嘴边,喂对方喝下,这才完成这个敬酒的过程。回敬的人也是用这同一个瓷调羹。当时欧三元看着都觉得有点尴尬,不过,这些都是风俗,既然到了人家的地头,那就得按风俗来嘛。

    虽然不知道这种风俗有什么含义,不过,既然它普遍存在,相信总有它存在的理由。

    看着面前的侗寨,欧三元今晚也只能住在这,不过还好,侗寨的人家挺好客的,当时欧三元进入这一片村落的时候,就挑了一家看上去更干净,更新的房屋去借宿,当然了,现在是市场经济,钱还是要付的,总不能白吃白住啊。就算是屋主不介意,欧三元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晚餐也不算丰富,唯一的肉食,就是一条鱼,还配上酸菜,至于是什么鱼,我们的小白欧三元怎么看都不认识,算,干脆不问,反正就算这次问了,下次再碰到还是不认识。哪又何必辛苦自己的大脑记忆呢。最后听那个男屋主介绍才知道,这就是侗族最有名的菜,酸菜鱼,但是可惜的是,欧三元不怎么吃得惯,就连黑宝似乎也食欲不振,最后从挎包里拿了它的营养餐出来,才让它胃口好了起来。

    吃了饭后,胆小的黑宝也只是在欧三元脚边来回的蹭,稍远的地方都不敢去,欧三元看着也没办法,不过,也懒得抱它,随它转吧,就当它是做饭后运动。

    反正吃了饭后也没事,欧三元就跟男屋主在堂屋里坐着聊天,两人都是烟瘾之人,很快就在一起吞云吐雾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欧三元抽的是过滤嘴,而那屋主是竹筒烟,就是抽起来有“咕噜,咕噜”的水响的那种,好象有的地方叫水烟,说实话,欧三元还真没抽过,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这一晚聊天下来,欧三元还是有收获的,就是听说了一个他们这个叫做唐朝村的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侗族节日——“赶贼节”。

    每逢中国传统佳节大年初一,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的侗族民众,便聚在一起举行独特的传统避邪节——“赶贼节”活动,企盼着来年岁岁平安。

    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唐朝村是个侗族风情非常浓厚的村寨,地处三江县的北部,与贵州.湖南省交界。全村二千三百多人口,居住着杨.吴.龙.阳.夏.汤六个姓的侗族民众。“赶贼节”是三江县唐朝村独有的传统节日,是1952年起每年大年初一都必须举行的节日活动。“赶贼节”源自唐朝村解放前,由于山高林密,经常受到山贼的骚扰,解放后,为了避邪,同时也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不要做伤害他人的事,寄语来年岁岁平安。

    由于以前山贼进村抢劫时,是龙姓的人把山贼赶走,同时由于龙是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所以唐朝村的侗族民众定下规矩,“贼王”必须由龙姓人来扮演,预示着龙可以化邪为吉祥。其他贼则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扮演。唐朝村分为上中下三个鼓楼片区,每年轮到一个片区的村民扮演山贼。

    “赶贼节”活动开始后,侗族民众就开始放鸟铳,意在用枪声赶走山贼。1997年后,由于当地政府开展了收枪制爆活动,侗族民众的鸟铳被收缴。现在只能用爆竹声来赶山贼了。

    “山贼”被赶跑后,可在寨外“偷”青菜回来做百家宴,到晚上,每家拿出一碗糯米和一斤白酒,然后聚在鼓楼里吃百家宴。

    PS:下雨天,柳州冷了许多,读者朋友的推荐票能不能让我温暖一下下呢?